闫子铜会长出席广东省青联十一届五次常委(扩大)会议并当选为农业界别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闫子铜会长出席广东省青联十一届五次常委(扩大)会议并当选为农业界别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2021.09.29
9月29日下午,广东省青联十一届五次常委(扩大)会议在广州顺利召开。团省委书记池志雄出席会议并讲话。团省委副书记、省青联主席梁均达,团省委副书记武一婷出席会议。闫子铜会长作为在粤全国青联委员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有关人事事项,闫子铜会长当选为省青联十一届委员会农业界别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会上,梁均达主席在工作报告中对广东青农会重点开展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青春情暖——白衣战士致敬行动之‘青情小果篮’” 项目、“青农诚品”线上消费扶贫商城等被写入工作报告,成为凝聚社会组织“战疫”力量、协同民族地区解决实际困难的重点工作项目。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广东青农会换届以来工作情况
自去年9月换届以来,在团省委的指导下,广东青农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常委叶贞琴同志在广东青农会二届一次会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组织、促联系、抓培训、优服务,全面增强协会的组织力、凝聚力、引领力和服务力,为全省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加强组织建设为统揽
全面增强协会的组织力
以换届为契机,全面加强组织领导,严密组织体系,完善组织格局,努力把青农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
强化领导机构。选优配强第二届会长办公会、理事会和首届监事会。
完善组织体系。巩固省市县镇四级青农会组织,推动建立14个市级、44个县级、219个镇级青农会,发展省级会员243名,市县镇级会员8296名。
强化内部治理。建立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治理体系和管理机制。
健全组织格局。建立珠三角和粤东粤西粤北四个工作片区,传递党的声音,宣传党的政策,定期开展各片区工作交流活动。
以联系走访会员为主线
全面增强协会的凝聚力
坚持以会员的诉求作为协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倾听会员呼声,了解会员诉求,解决会员困难,以实际行动服务会员成长发展。
开展专题调研。实地走访236家会员企业,线上调研120家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情况,为做好会员服务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扩大联系范围。积极发展会员,广泛吸纳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退役军人、返乡下乡创业青年等群体,争取将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宽领域的青年纳入服务群体、开展精准服务。
加强工作指导。指导中山、茂名等市青农会按期完成换届,强化引领服务功能。
以抓实组织培训为重点
全面增强协会的引领力
依托广东精勤农民网络培训学院,推进实施广东新时代新农人培养工程,精心组织宣传发动,带领各级会员争做学习带头人,争当乡村振兴领头雁。
发挥组织优势。链接各级青农会组织,构建起以省指导市、以市引领县、以县带动镇、以镇辐射村的学习体系。
加大宣传力度。采取线上推介与线下动员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300多场,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南方报业等主流媒体曝光量超2.5亿次。
增强学习实效。设置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品牌营销、乡村振兴等8大类、超3000节、近600小时的免费课程。通过数字化平台打破时空障碍,让农民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随时随地开展学习。
自2021年3月上线以来,截至9月30日,网院注册学员人数超80万人,学员平均学习时长达3.78小时以上,在全省广大农村中引发强烈反响,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同时,广东精农网院的创建和实践也引发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肯定。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副司长孙法军等领导同志专程出席上线仪式,对网院的创新实践给予充分肯定和支持,对网院后期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建议。中央农广校高度赞赏网院建设模式,多次在全国农广校系统分享推介。湖南、湖北、山东、黑龙江等国内其他兄弟省份农业部门的同仁多次来粤开展学习交流,参考借鉴相关工作经验。
以优化组织服务为抓手
全面增强协会的服务力
围绕脱贫攻坚、促进消费、抗击疫情等大局工作,优化服务方式,扩大网络覆盖,实现服务功能、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助力脱贫攻坚。组织对口帮扶地区商务考察活动4次,开展省内扶贫和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8项,累计投入资金1299.9万元,受益贫困人口2150人次。
拓宽销售渠道。连续组织参加六届省级农业博览会,累计贸易成交额达820万元,签订意向合同达2800万元。打造“青农优品”扶贫助农商城,打通广东荔枝、梅州金柚、徐闻菠萝等区域优势农产品营销渠道,建立涵盖700多项省内和对口帮扶地区产品的资源库。
同心抗击疫情。团结各地市青农会和各级会员企业积极支援疫情一线,自发捐资捐物,捐赠特色农产品约100吨,总价值超2000万元,全省新农人用责任与担当诠释伟大抗疫精神。